1

▲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登陆页
区别仅在于高校专项增加了“户籍和学籍信息”的填写模块。

▲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内页
大部分高校都仅有材料审核(即初审)这一项考察,而少数高校还有其他要求,如南开大学扬帆计划18年还需在初审通过后提交视频材料进行复审。清华自强和北大筑梦则更与众不同,两校会在初审通过后还进行『笔试+面试』的选拔,考核内容与方式与清华领军、北大博雅相仿。详情如下:
清华自强: 初评:材料审核,通过或不通过。 初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科目为:数学与逻辑、理科综合(物化)或文科综合(文史)。与清华自招、清华领军同卷。 复试:复试内容包括综合面试、体质测试。
北京筑梦: 初审:合格或不合格; 笔试:考查语文、数学、英语、物化或文史,与北大博雅相同。 面试:以“3对5”综合面试为主。
南开扬帆(18年考核): 第一阶段:初审 第二阶段:初审合格的考生,根据学校要求,提供视频材料,专家根据视频材料进行复审。
取得“高校专项计划”认定的考生,获得的优惠政策分为两种,一种是降分录取(主要为清北),另一种是择优录取(绝大部分高校)。例如: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优惠分值一般为30/40/50/60分,对于可以获得自强计划认定优惠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
北京大学:筑梦计划最高可获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的优惠政策,具体降分幅度由北京大学招生委员会确定。 中国人民大学: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录取,并根据考生实考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专业志愿和我校招生章程确定录取专业。
获得高校专项计划认定的考生也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单独录取,在本科一批开始前完成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顺便为大家科普一下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进程: 
由于实施高校众多,因此与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一样,高校专项计划也有限报数要求,但限报数量比起前者普遍增加。如:北大筑梦计划限报5所、清华自强计划限报5所、复旦腾飞计划限报10所、上交思源计划限报4所……因此,考生在目标院校的选择上有比较充足的余地和空间。 
▲ 北大筑梦计划限报要求
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就跟大家聊到这里了!
对于家庭条件有限,或者志在从事教育、医学、农业事业的学生来说,公费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