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自主招生信息出来啦! 说到大学招生,不得不提其中的特别招生形式——自主招生。能够走自招条“捷径” ,是很多高中生和家长的希望。 什么是大学自主招生?谁适合参加?如何报考?90所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报考条件是怎样的?2019年自主招生的准备流程具体是什么?哪些大学自主招生门槛比较低?今天,飗飗老师就给大家全面科普一下! 对于竞赛生来说,当然是要全力备考在10、11或12月份举行的学科竞赛;对于家长来说,此时此刻,已经需要充分了解自主招生相关政策了! 1.自主招生是什么? 各大学(2018年全国共有90所985、211名校面向全国自招)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被该大学录取)。 2.自主招生有什么用? 拿到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资格,等于给学生高考加了一份“保险”:当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裸分录取的分数线时,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从而进入心仪的大学。 例子:例如2018年北大在某省的最低投档线是695分。某尖子生高考发挥一般,今年考了670分,但他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表现优秀,获得+3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加分后为700分,高于北大投档线5分,顺利进入北京大学。而如果没有自主招生的+30分,该考生就与北大无缘了! 3.没有任何奖项就不能参加自主招生吗? 没有任何奖项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纵观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条件,虽然都需要各种奖项,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优秀类的考生。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华科大、华南理工等知名高校。 4.怎样参加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和高考一样,是面向全社会非常公开透明的事情,并不像某些机构吹嘘的那样神秘。大学公开发布信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全程公开招生,只是家长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温馨提示:由于2018年春节较晚,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在3月底才陆续公布,大部分集中在4月上旬公布。预测2019年可能会回归正常,在3月初公布。 5.一个考生可以拿到多个学校的自招加分资格吗? 可以。在投递材料、获得初审资格、参加考试等环节中,一个学生都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机会。 即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向多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初审通过资格、参加多个大学的考试,因而一个学生可能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加分。 但是部分高校也会明确表示不能同时填报多所高校。而且在最后填报志愿时,很多省份规定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学的加分。 6.哪些考生更容易通过自主招生初审? 根据近几年自招情况看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尤其是高三各次期中、期末及一模考试的成绩)足够优秀,获得过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就有极大可能通过初审。 高校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主要有5大类: 1、各种竞赛类获奖(分文/理科) 2、科技创新类奖项 3、具有专利发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者是出版过文学作品专著等 4、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成绩十分优秀 5、获得过其他奖项 7.自主招生的初审通过率怎么样? 据统计,2018年共有83.7万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较2017年增幅达35.4%!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报考人数逐年递增,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报考人数分别为16.2万人、48.5万人、60.6万人、83.7万人!以下为90所高校自主招生报考人数汇总。 一方面,2018自招报名人数总体呈现强势上升的趋势,大部分院校的自招报名人数都多于2017年;另一方面,2018大多数高校自招的报名条件相比2017年更加严格,文科竞赛不受欢迎、论文专利将被严查、五大学科竞赛奖项要求稳中有升,这都将导致各校初审大面积刷人,初审通过人数恐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此外,在90所大学招生计划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三大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都可能挤占一些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录取人数,复试也可能会更加严格,最终拿到自主招生优惠政策的考生,很有可能少于2017年的人数。 基于这几方面原因,今年各校初审通过率可能明显低于2017年数据,能否通过初审将成为今后考生取胜自招的关键。 8.听说“校荐”取消了,高中还能为我做推荐吗? 可以。国家明文规定取消“校荐”,但事实上,大学审核学生材料时最主要的依据仍然是学生的在校成绩,区别有两个: (1)以前是给高中一定数量的推荐名额,由高中分配。现在是自主招生报名的时候需要有“推荐人”。中学有给做推荐的考生通过初审的几率更大。 (2)以前高中在分配校荐名额时会注意每个学生只有一个校荐机会。即清华给某中学20个校荐名额,北大给该中学25个校荐名额,学校会把这45个名额分配给45个不同的学生。 现在学生自行申请,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大学,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资格。 9.听说需要专家推荐,什么样的专家推荐有用? 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大学教授、居委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全都可以写推荐信。 除竞赛奖项和学习成绩之外的申请条件,都是“附加项”,推荐信是高校初审的参考选项,来大致评定考生综合素质 10.“五大学科竞赛”指什么?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科竞赛,得到大部分大学承认。 每年选拔出最优秀的部分学生以国家名义集训,并全部直接保送。因此,这五科竞赛非常受中学重视,被称为“五大学科竞赛”。 建议广大考生与家长在高一、高二及高三上学期及时关注并适时参加如下全国性竞赛活动,但不要过于沉迷于竞赛活动,在能力范围内适当参与即可: 学科特长竞赛可参考如下: 1.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联赛CMO2.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CPhO3.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CBO4.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5.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6.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7.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丘奖)8.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10.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11.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12.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 重要提醒:如果在以上12项全国性学科特长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都将为自主招生拿下重要筹码,因为获得了以上奖项足以证明你具备名牌高校所希望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 如果在数学、物理、语文、英语、化学这些学科上没有能够获得有含金量的奖项,那该怎么办呢? 除了学科竞赛这个必备条件之外,科技创新、专利发明、论文专著等关键词也频频出现在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中。 90所高校中有大约七成高校提及“专利”、“发明创造”、“科技创新”等字眼。 建议你可以报名参加一些科技类竞赛、机器人类竞赛或者申请专利,并争取获得全国性奖项,拥有了这些奖项或专利也可以证明自己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潜质,高校也是非常欢迎你报名的! 科技类竞赛活动建议参加以下五类: 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3.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4.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5.全国机器人大赛 11.什么叫省一、国一、集训队、冬令营? 其中第一行是省级赛事,第二行是国家级赛事。请注意比赛全称。 12.参加学科竞赛对自招有什么用? 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可以得到国家认可的保送资格,直接保送清北。(每个学科一般是50-60人左右) 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同学大多数可以直接与清北签约,获得至少60分降分(后期还需要参加自招,但是一般是走过场)。 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同学也可以和清北或者是其他高校签约,一般学校会在现场直接给与一定优惠,例如:60分降分或者是直接一本线录取等(需要参加自招考试)。 获得省级竞赛奖项的同学可以更容易申请到各大高校自招资格。 13.每年有多少人能获得“省一”?多少人能获得国一? 北京市每年每科竞赛有100人左右(80-120名)省级一等奖,每科有10人左右(8-16名)同学进入“省队”有资格参加国家级赛事。 只要参加国家级赛事,就至少能获得国家级三等奖。获得国家一等奖的人数每年不一定,各省因其竞赛实力差别人数不一。 14.文科生没有竞赛,怎样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 文科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作文比赛获得自招资格,大部分高校认可的作文比赛有: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创新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等。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还会认可辩论赛的奖项。 15.夏令营是什么?我可以参加吗? 夏令营是在自招正式开始前,部分大学以“体验营”“暑期学校”等名义组织优秀学生提前考试、签约的活动。 2018年有“暑期学校”、“优秀中学生体验营”、学科竞赛营、院系专业营等多种形式。 学科竞赛营只有竞赛生参加,提前签约;有些夏令营只能由高中推荐参加,是真正的“自招夏令营”,优秀营员将直接获得自招资格,但是这部分人员非常少。 16.哪些学校有夏令营? 国家明文规定不许举办自招夏令营,因此只有清华、北大、国科大等国家名校才有(提供自招资格的)夏令营,2018年只有清北、国科大、南开、上交大、天大等高校开设有夏令营。 17.“学科夏令营”是什么?有什么用? “学科夏令营”这个提法是不规范的,包括两种夏令营: (1)院系专业夏令营。通常由考古、天文等冷门院系开设,以吸引学生、让优秀学生了解本专业为目的。 (2)学科竞赛夏令营。通常由清北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对应学院开设,提前对竞赛生进行考试和签约。 18.自己应该参加什么学科的夏令营? 如果是竞赛生,有机会一定要参加对应科目的竞赛夏令营。 如果是院系专业夏令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参加即可。院系有一定可能争取到资源,提供自招的资格和优惠政策。 19.怎样才能拿到自招夏令营的资格? 竞赛营和自招营一般会由大学直接联系各高中,但是也有部分夏令营考生可自行报名,2018年各大夏令营主要是考生自行报名,部分是学校推荐。 2018年各大院校夏令营报名已经结束,2020届考生请重点关注2019年5-7月份各大高校发布的夏令营招生简章。 20.清华北大的夏令营如何取舍? 首先考虑大学和专业:文科(文史哲、语言类等)、社科(经济、法律等)、理科(数理化生、信息技术、天文地质等)北大较为优秀,工科专业(建筑、软件、汽车、能源、电气工程)清华教为优秀。 在没有偏向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北大夏令营,原因如下: (1)清北的自招名额来源有两种:自主招生和博雅/领军计划。自招名额基本都给竞赛生和学科夏令营营员;博雅领军基本只看在校成绩,大部分给了清北综合营优秀的考生。从概率上来讲,一般情况下北大的通过概率更大,当然初审审核也更加严格。(2)清华的领军和自招是同一场考试,也就是如果同时拿到自招资格和领军资格两个资格,也只能考一次;而北大的自招和博雅是两个考试,也就是如果拿到北大自招、北大博雅两个资格,可以考两次,多一次考试机会,更加保险。 21.参加夏令营有多大可能拿到自招加分? 参加夏令营获得优秀营员可以得到自招资格,还需要参加6月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考试。并不是直接获得自招加分。 22.夏令营的考试和自主招生考试一样吗? 科目分布和题目难度基本一样。因为大学老师并没有能力针对不同需求的高中生进行差异化的分别命题。 23、夏令营的考试怎样准备? 需要提前做一些高考压轴难度的题目,并学习一部分竞赛 |